取消
时政要闻

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对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

发布时间:2014-02-13 14:28:44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作者:朱继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向国内外展现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方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又一新的发展阶段之际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而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都谈到了道德建设问题,无论是坚持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还是发挥领导干部、道德模范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形成全民主动参与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等,都为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凝聚起了更强大的正能量。

“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坚持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前提

旗帜指引方向,旗帜引领道路,坚持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是树立旗帜、引领方向,也是事关新时期新一轮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这就警示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道德建设同样如此。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这些根本要求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坚持好就必须具有较强意识形态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像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必须牢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大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八项规定,明确强调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要发挥表率作用,抓住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201211月,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并强调,领导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道出了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醒广大领导干部要积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众不但要求他们有过人的才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更要有着很高的道德修养。但近年来,从“微博门”、“裸聊门”、“裸照门”再到 “猥亵门”等事件接连曝光,领导干部道德失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领导干部身上最为人民群众不满的问题之一。道德失范、滑坡虽然只是少数领导干部的行为,但对执政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危害如同“附骨之疽”。儒家强调“德治”,官员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看过《论语》的人都记得,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的那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很多人所熟知,就是强调为官者要自己带头为民众做好道德典范,提倡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也使得中国民众在道德上历来有“以官为师”的心态,也揭示出发挥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不仅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的主题,而且是影响社会道德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等,必须做到是非清楚、爱憎分明,成为群众拥护、爱戴的道德楷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标兵。

“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发挥道德模范的模范带头作用是特色

20139月底,习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而在各地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身上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他们有的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有的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有的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有的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有的孝老爱亲、血脉情深。这些道德模范大多数来自最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身上闪耀的道德光芒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也反映着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他们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大潮的冲击下引领着时代风尚,净化着社会风气,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这也是习总书记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号召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的重要原因。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道德模范就是新时期的榜样。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我们在道德建设中一定要发挥好道德模范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全社会向道德模范学习,通过他们榜样的力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保障

20132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以德治国就是要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律与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新时期道德建设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蓝皮书指出,“逾七成受访城市居民不敢相信陌生人”。究其原因,做好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尤其是法律保护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地方出现的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现象就是一个印证。道德往往通过扬善来匡扶正义,引导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而作为道德的底线,法律却是通过惩恶来伸张正义。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部人民都能促进正义和美德的制度。”因此,如何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不少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指导原则,在汇集力量积极推进道德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制建设,通过不断健全法制法规推动道德建设,正如有关部门依法坚决打击网络造谣、网络大V的传谣行为,这对网络道德建设乃至整个道德建设都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一定要通过坚决、严厉制裁违法行为警诫其他社会成员不得违法,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在旗帜鲜明地惩恶扬善中为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大力推进道德建设。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形成全民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是根本

2013年下半年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今在全党全国深入展开,活动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就是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这句话揭示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否则注定失败。正如他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我们的一切建设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道德建设同样如此。

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功推进。因此,我们的道德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聚焦那些遵守道德规范、追求阳光生活的普通百姓,注重挖掘人民群众身上最可宝贵的道德资源,创造条件形成全民主动参与道德建设、人人争做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易为人民接受、深受群众欢迎的道德建设的正能量、好风尚。在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圆梦路上迎来道德建设的又一个春天,让全国人民都能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胜利、积极做好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的过程中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造福世界的伟大胸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